本土一间

活动回顾

《长安的传奇》新书沙龙

3月31日,建筑师、建筑写作者唐克扬先生在北京E6·本土一间举行了新作《长安的传奇》的新书沙龙。

以“分成两半的城市”为主题,唐克扬先生与一众嘉宾为现场观众科普了千年以前长安城里的城市规划,也讲述了这市里坊间的烟火与传奇。






《长安的传奇》


用“故事”作“地图”,以传奇小说《李娃传》为线索,阐述唐代中后期的古都长安的市坊规划与城市变迁。

正如《李娃传》无法在传奇的色彩中探清虚实,《长安的传奇》中科学性与戏剧性环环相扣,让人无法界定其为单纯建筑空间文本抑或文学历史评述。

抽离书中时间、地点,甚至可以大胆看作现代纪实文字。

“一座神话中的城市......它有异乎寻常的尺度......还有吸引年轻人的两样东西,他们表面无关却勾曲暗连:‘远大前程’和‘声色犬马’。”

千年以前的长安,坐拥秩序森严的宫城和统治帝国的皇族,上京官员,留居文士,应试举子,异域族裔常年流动,数以万计,都城地位毋庸置疑。

千年以后,北上广深一类的一级城市,与之相似极了:高楼林立的CBD,全国领先的GDP,以硬实力汇集了年计百万的流动人口,续写着大都市的“神话”。

现代城市,其发展高度和深度正如长安城中的“远大前程”和“声色犬马”,吸引年轻人的是物质的满足,更是膨胀的欲望。

“巷曲不曾真正改变长安的平面图,实际上,它实在是太小了。”

唐克扬先生在沙龙会上展示了不少珍贵的史料与图像。每张还原的地图上,长安城都是由方方正正的大小方块组成。


但传奇向来发生在规矩之外。李娃惊鸿一现的那一陌巷,便是坊里被十字街的划分为四部、十六部之后,悄悄崩裂出的参差不齐的万千巷曲之一。

这种秩序中的崩溃好比现代的城中村。流动人口鱼龙混杂,基础设施空缺滞后,周边环境脏乱压抑。

同是都市里的“夹缝地”,城中村远没有巷曲那般神秘诱人。初入都市的年轻人图个便宜,多蜗居于此。

“他们到达的唯一目的是为了有朝一日能离开,带着更体面的微笑”

与李娃的一见倾心,荥阳公子付出了将近一生的代价。爱情与功名兼得,始终是古代小说的结局罢了。

现代文明容不得这种秩序中的崩坏。于是,城中村开始拆迁,住客被清空,房屋被推倒。

年轻人紧攒着有限的收入,最终落脚另一片“文明”尚未推倒的城中村。从混沌中被驱离,再陷入另一混沌,年轻人首当其冲成为临时时代中历史的过客。

人类显然已经足够强大,可以赋予土地“再生”的能力,可以将满地残垣再生为日常产品。物质尚且能有尊严地、有价值地与世界再度产生联系,而那些年轻的皮囊下支离破碎的心灵,又该如何寻回曾经的单纯、炙热?

嘉宾介绍

唐克扬

主讲人


知名建筑师、策展人、建筑写作者,著有《从废园到燕园》、《美术馆十讲》等,曾担任2010年第12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国馆的策展人。

王辉

主持人


URBANUS都市实践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建合伙人,主持建筑师,参与过京津唐三角地区和长三角地区等的许多城市和建筑设计工作。

范晔

嘉宾


西班牙语语言文学博士,马尔克斯授权版中文版《百年孤独》译者。

范路

嘉宾


建筑学者,埃森曼《经典建筑:1950-2000年》译者。

王南

嘉宾


建筑史学者,《读库》“建筑史诗”系列作者。

E6·本土一间


URBANUS都市实践与BENTU本土创造联合启动的实验性非经营空间项目。 作为分属双方各自的空间品牌,基于相似的文化基因和共通理念,URBANUS都市实践与BENTU本土创造进行深度合作,跨界探索一种去产品化、自我更新的空间生长模式:我们期待艺术、设计领域新锐思想的碰撞,欢迎人文学术的探讨,科技行业的创新实践。在不同思想的激荡与蘖生中,穿越空间属性的「无」,生成哲学层面的「有」。 

历史资料及图片提供:唐克扬

活动摄影:E6·本土一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