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瓷再造

废瓷再造

人类行为是有动机的,我们称之为欲望。食色性也,是生理欲望。老婆孩子热坑头,是归属欲望。
在物质有限,思想富足的乡土社会,“欲望经受了文化的陶冶而可以作为行为的指导”。而进入现代社会,人拥有极度富裕的物质,不断喷涌的信息源,于是,“改变世界”理所当然地成为流行标语。人不得不谨慎地行动,思考“行为对于个人生存和社会完整上所发生的作用”。

古怪的是,在这种社会里生活的人,仍然热衷于以欲望指导行为,于是我们说,这是个危险的社会,倒退的社会。


关注陶瓷废渣,可以说是偶然,也并非偶然。

工厂所处的工业区附近,恰好有一家陶瓷次品加工厂。每每经过,必能见到裁掉的废瓷堆积如山,无人问津,也不知道将会被悄悄运去哪里丢弃。

深入了解便可知道,这只是冰山一角。

仅仅是佛山,中国的南国瓷都,每年各种陶瓷废料的年产量也已超过400万吨。将陶瓷废料转手给第三方承包商二次加工,再低价售卖,似乎已是这个庞大行业里公开的秘密。
一行人涎着脸去捡破烂,东拨拉西拨拉,挑挑拣拣了一箱子碎瓷,竟也无人阻拦,这废瓷看来是不值一文了。这些废弃陶瓷,又会再流向何处?


对于陶瓷,人们总是怀有莫名的矛盾情感。

一方面,作为先人的伟大发明,在我们身后如影随形的五千年文明中,陶瓷的踪迹随处可寻,艺术品、商品、文化符号,以丝绸之路流向世界数百年,陶瓷对于我们来说,早已成为一种民族归属感、自豪感的载体。
而另一方面,人们对陶瓷的钟爱却是特别的偏袒,止步于书本、博物馆,止步于陶瓷的传统形态。与之相割裂,人们对于日常生活中的陶瓷,却是熟视无睹。

文化关注缺失,行内竞争愈趋激烈,欲望开始失控。

陶瓷生产的主要原材料多为不可再生资源,经过高温烧制后,硬度极高,无法自然消化。传统的处理方式只是简单地填埋鱼塘,这样不但处理成本高,还会造成环境污染。而更多的废弃陶瓷碎片,则被运到偏远村落非法倾倒,为了眼前蝇头小利,村民笑意盈盈,大开方便之门。循环往复,消耗,丢弃,至于受污染的农田和河塘,那都是子孙后代的事了。

利用瓷砖边角料进行再造实验,是种生命态度,一种欲望的节制。

然而传统概念上的对废弃瓷砖的再生利用,仅仅是将废瓷打碎,重新加入陶瓷制作原料中去。受限于陶土原料需要保持的粘性,每次生产能利用上的废瓷粉十分有限。

以废弃陶瓷边角料再造陶瓷,就是唯一的法子吗?如果不是,废弃陶瓷又该如何回归到建材产品中去?

尝试将废弃陶瓷边角料与我们所擅长的混凝土相结合,是想验证一种思路:利用水泥的胶凝作用,是不是能使其利用率不再受限?将陶瓷边角料与混凝土相结合,回归到建材产品中去。

将弃置的陶瓷边角料转化为极具使用价值、能批量生产的建材产品,还实现了环保的意义,我想,瓷砖再造实验还只是刚起步。

瓷砖再造的成果——建材系列产品,敬请期待。